顯示具有 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8月 26, 2012

Code Rush - Mozilla 紀錄片

MozTW 軟體自由日《Code Rush》放映會
〈Code Rush〉是 David Winton 導演於 1998 年至 2000 年間拍攝的紀錄片,紀錄了矽谷的 Netscape 工程師們將瀏覽器原始碼釋出,成為 Mozilla 專案的經過;同時 Netscape 也正經歷被 AOL 併購的過程。本片描繪了 Netscape 的工程師們,犧牲日常生活與家庭,努力防止他們的公司倒閉的經歷。...

這部紀錄片詳實的記錄了程式設計師的生活, 對寫程式的熱情與執著, 矽谷的掏金夢, 投資銀行家的市儈與貪婪, 以及 2000 年當時尚未破滅的網路泡沫.

我在想, 其實不只是矽谷的 Netscape, 在台灣電子新貴的那個年代, 應該也有這麼一群群爆肝工程師, 犧牲日常生活與家庭, 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鎔鑄擊殺競爭對手的神兵利器; 或是燃燒自己的生命去為落後的產品線爭取一線生機. 然而個人的熱情終究抵不過大環境的現實. 在面對 AOL 的併購, Netscape 員工只能落寞的安慰自己, "這畢竟比起被 Microsoft 併購要來的好得多".

這可能就像是, 平常熬夜加班, 企圖開發出更優異產品的晨星工程師, 在隔天看到被聯發科併購消息的時候, 心裡所感受到的一股失落.

然後 Netscape 的故事卻又讓我聯想到一篇文章 你絕對不應該做的事之一.

事無絕對, 也許就是有這麼多林林總總, 才有今日蓬勃發展的 Firefox.

星期一, 8月 24, 2009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Full text of Steve Jobs' speech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 Steve Jobs 這場演講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但其中最感動我的,反而是以下這些段落。

簡言之,『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讓自己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我非常確定如果不是我被 Apple 開除,這些事情都將不會發生。這是一帖極難入口的藥,但我想病人是需要的。有時候人生的挫折會像磚頭打在頭上那樣痛苦,但請別因此而失去信念。你必須找出你真正喜歡的事物,不管是你的工作或是你摯愛的人。你的工作將會佔據你人生中相當大的部份,而唯一能讓人真正滿意的,是做那些你認為最棒的事。而愛你所為才是唯一能成就非凡事業的途徑。如果你還沒找到,請繼續尋找,不要輕易妥協。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知道自己即將不久人世,是幫助我作人生抉擇的最佳工具。因為所有的一切—來自外在的期許,榮耀與驕傲,失敗與困窘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將無足經重,只剩下那些最重要的事。知道自己即將不久人世是避開患得患失陷阱的最佳方法。你已經一無所有,更沒有理由不順從心願。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而且我希望未來十幾年內都是如此。因為親身經歷,我可以比較明確的告訴你們,死亡是一種不但有用而且充滿智慧的體認: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沒有人會想死,即便是最嚮往天堂的人也不希望以死來達成。但死亡是我們都將共有的終站,沒有人可以逃得了。也是因為正該如此,死亡本身成了生命中最獨一無二的創舉。它是改造生命的那雙手,除舊並為新的生命鋪路。現在的你們是新生,但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老去凋零。我很抱歉說得如此戲劇化,但這的確是事實。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該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不要受教條的束縛,活在別人的想法裡。不要被他人的雜音干擾你內心深處的聲音。並且最重要的,要有勇氣去跟隨你的心與直覺,他們會讓你變成你衷心想要的樣子。至於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星期五, 3月 20, 2009

歐巴馬國情咨文讀後感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9/feb/25/full-text-barack-obama-congress-address



歐巴馬不愧是一個傑出的演說家。

不過,身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厲害的地方可不只是群眾魅力而已。

演說剛開始就直接破題,直言景氣衰退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挑戰。接著他說明藉由退稅刺激景氣,恢復信心,向金融體系注資以及抒困特定大型金融機構,以此穩定金融體系,並重新啟動信貸機制。

然而這樣還不夠,為了確保美國未來的繁榮與興盛,歐巴馬將啟動三項長期投資,分別專注在新能源健康醫療教育。歐巴馬為了挽救經濟不得不暫時放下財政赤字問題,然而他也矢言,要在未來的經濟方案中,重新評估每項政府投資的效益,並嚴格控制政府赤字。

看他的國情咨文就可以發現,歐巴馬是真的瞭解導致目前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並致力提出解決方案,也許有人依然抱持懷疑態度,但至少他比小布希好的太多。

不只是個天才演說家,歐巴馬具備的聰明才智與遠見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難怪這麼多人對歐巴馬寄予厚望。

星期五, 11月 21, 2008

台新取得彰銀過半董事席次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金融風暴也不全然都是壞事。起碼,年初還在為怎麼併購彰銀傷透腦筋的台新,現在卻靜悄悄的順利取得過半席次,一切都在預料之外。

從台新併購彰銀事件看 constraint optimization

要說台新倒楣,還真是衰到不行,撐過了卡債風暴,好不容易獲利稍有起色,卻又遭逢次級房貸金融風暴。在歐美大型金融機構紛紛倒閉的陰影下,台灣突然出現存款戶大搬風,大家都把存款搬往具有公股色彩的銀行,導致規模稍小的銀行差點出現流動風險。

然後謠言就出來啦(雖然也可能是真的),說台新跟同業拆不到款,手中現金不足,恐有倒閉危機,接著股價連著幾日重挫。連央行也跳出來說,不會有流動性問題,任何銀行都可以來跟央行拆借款項。

台新再怎麼樣,好歹也算是抬面上的大型金控。在這種景氣急凍,經濟負成長,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恐慌的背景之下,政府不可能讓台新倒,也不允許台新倒。

於是就在大家都『共體時艱』的情況下,連無敵爆料天王也不出席董監改選了,一切順利落幕。



解密彰銀董事席次5:4關鍵!財政部斡旋 防堵系統性風險
2008/11/21 15:50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台北】 彰銀 2801(TW) 今(21)日進行董監改選,如預期台新金 2887(TW) 代表取得 5席,據了解,董事席次分配之所以「5:4」,讓台新金取得過半數席次,主要就是財政部為顧全大局,讓台新金席次過半得以與彰銀編列合併報表,以避免台新金財務出現極大的壓力,最後出現系統性風險。

對於台新金代表在彰銀董事席次可取得 5席,多位國民黨立委日前於財委會便強烈砲轟,痛批台新金與公股股權的占比分別是22%與近19%,但 9席中,台新金就占了 5席,而公股4席中卻還有2席是獨立董事,國庫署根本就是放水。

其實,據了解,因馬蕭競選團隊的承諾,同意彰銀工會可取得 1席董事席次,也就是原本董事席次分配為「4(台新金):4(公股): 1(工會)」,不過,董監改選 前財政部與民股、工會協調,希望民股、工會全力支持公股。

最後,公股將彰銀董事席次分配以「5(台新金):4 (公股)」過關,據了解,是財政部考量避免系統性風險,也就是說,倘若台新金無法在此次董監改選取得過半數席次,台新金將無法將彰銀納入合併報表計算,以今年前 3季台新金的獲利狀況,相較於彰銀稅獲盈餘仍有 100 多億元,一旦台新金無法順利獲得董事會過半席次,將對台新金的財務帶來極大的壓力。

正因此次董監改選戰況丕變,民股勢力完全瓦解,民股代表邱毅也將在11月25日任期屆滿後自動解任。至於工會部分,財政部仍承諾將以更換法人董事代表方式 ,讓出 1席給予勞工董事;而公股哪一席次會讓出,市場揣測,陳萬清讓出可能性最高。

星期一, 11月 17, 2008

長城證漂亮退場 整併好範例

上學期修管理會計的時候,我們期中報告以長城證券作為主題:長城證券 Activity-based Costing 分析。當時還在想著,要如何推廣電子下單業務,如今因為全球股市崩盤,證券業經營不易,反而促進了這樁買賣。

證券業競爭激烈,尤其在大型金控優勢的集團資源及知名度包圍下,資本額有限的小券商能發揮的空間真的有限。其實當初在看,就覺得退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端看老闆的心態。

提的起容易,但放下就難了。更何況有些人雖然想放下,卻撇不掉貪的念頭。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時刻,國票金得以擴大市佔,長城能讓股東順利 cash out,兩者雙贏,真的是相當漂亮的退場。



【經濟日報╱記者 呂淑美】
2008.11.17 03:51 am

國內第一大專業券商長城證券成立20多年,今年面臨國際金融海嘯衝擊,以2億元高價營業讓與國票金旗下子公司國票證券。這場交易讓國票證拿到市占率;長城證則為股東實現「現金為王」、漂亮出場,還可望成為國票金股東,等於達到間接上市目標,一舉多得,值得未來有意退場的券商借鏡。

據統計,國內專業證券商民國77年開放,最高峰達到387家,至目前僅剩約20家(若含外資專業券商有近30家)。由於當年過度開放,造成許多小型券商被迫退場。長城證券董事長張傳芳除懂得掌握機會退場,更對退場機制有一套。

長城證過去只是台南地區的小券商,原名大府城,93年與長鴻證券合併更名為長城證,在北中南都有營業據點,目前股本4.56億元。

張傳芳曾在稅務界服務13年,將長城證讓與國票證的算盤打得很精。長城證將證券執照讓與國票證後,未來將轉型為投資公司;接下來將辦理減資65%,每股(票面10元)將先退還股東6.5元,所有股東合計可拿到3億元現金。

另外,國票證券營業讓與支付1.6億元權利金(另外還有4,000萬元為購買機器設備等,合計交易金額2億元),在退還股東65%後,公司會保留4億元現金,未來的投資公司將投資上市櫃股票。

張傳芳相當得意的是,過去長城證一直想上市櫃,但以目前股市情況,很難達成,因此未來將直接從市場買進二、三萬張國票金股票,長城證的股東就可成為國票金股東,直接成為上市公司股東。

這一筆交易看在證券圈人士眼中,認為實在是太划算的交易。在目前行情不佳情形下,大多數券商都出現虧損。以過去長城證一年可賺每股1元的水準,長城證股本4.56億元,股東合計可拿1.6億元,相當每股拿回3.5元,要賺好多年才能賺到。

星期五, 11月 14, 2008

知恥近乎勇—辜成允

不管怎麼樣,做錯事就是做錯事了,但有勇氣坦承錯誤,去面對那個不堪的過往,普通人都不容易做到了,更何況是出身在一個顯赫家族的第二代企業家。

這陣子檯面上我們看到太多負面的教材了,說謊的,昨非今是的,狡辯的,死不認錯的—小人橫行,群魔亂舞。大家透過媒體,互相叫囂放話,一陣激情喧鬧,模糊焦點之後,就又不了了之了。

人都可以有很多理由,因為大環境,因為壓力,因為這樣所以那樣,講了半天就是不肯去面對最簡單的對錯問題。難道說,因為大家都偷錢,所以我去偷錢也是情有可原的?就算全天下的人都指鹿為馬,鹿還是鹿,不會變成馬。

辜老如果地下有知,想必會因為這件當年的錯事心痛萬分。如果當初辜成允告知辜老,以辜老的人脈,或許會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式。堂堂的辜家,竟然弄得如此焦頭爛額,可見當時辜振甫家族所面臨的險境。

對比起來,辜濂松家族就顯的比較投機取巧,會走些小門小路。但是夜路走多了終究會碰到鬼,辜濂松家族如今面臨的窘境,比起當初辜振甫家族,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我想唯一能讓辜老欣慰的是,他的小兒子肯站出來坦然面對。



「寧靜分家」的痛 辜成允獨自承擔
2008-11-15 中國時報 【曹秀雲/台北報導】

誠實,說起來很簡單,要做得徹底卻很困難。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昨天步出特偵組,說出「竹科龍潭購地案」始末,並證實居間牽線者是他的姪子、前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他對堂兄、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稱呼為「辜濂松家族」,語氣冷靜,卻透露出他對當年辜氏家族「寧靜分家」的痛。

痛苦的開始,是二○○一年底,辜家長子、被外界稱呼為辜振甫「掌中寶」、同時也是辜成允最親愛的哥哥辜啟允,因為膽道癌,才四十八歲英年,就走到人生盡頭。辜啟允的逝世,留給辜振甫家族的,不只有深沉哀痛,還有近百億的投資虧損。

二○○三年,該是和信辜振甫家族最難忘、最難挨的一年。這一年,辜啟允留下的財務大洞,眼看一個個就要爆發,而當時八十五歲年事已高的辜振甫,卻又癌症復發,內憂外患,責任、壓力,沉重的生存擔子,幾乎全落在辜成允身上。

六月分,原本由和信辜振甫家族與中信辜濂松家族所合資成立的達裕開發公司,驚傳千萬元跳票事件。這個看似金額不大的跳票,卻牽動往後一連串連鎖反應。首先衝擊而來的,就是辜氏家族低調又祕密的「寧靜分家」。這場「寧靜分家」結果,中信辜濂松家族取得了中國信託、中國人壽、中信證券、中信飯店以及緯來媒體等黃金產業。

相較之下,曾經輝煌的和信辜振甫這支,保留的是背負沉重包袱的台泥。兩個家族共同投資的許多事業,勢力結構起了微妙變化,和信辜家一步步後退,中信辜家卻逐步接管,關鍵在中信辜濂松掌握住金脈,資金源源不斷。

兩家最後共有的投資,僅剩下控股有線電視系統台的中嘉網路。相對的,承接和信棒子的辜成允,面對是現實又險峻的生存挑戰。他把自己一手帶大的和信電信,賣給遠東集團徐旭東。這樁買賣,壯大了遠傳電信,外界稱說是個好姻緣,但對辜成允而言,卻是大志難伸、無法言喻的遺憾。

令人震驚的桃園龍潭購地案,也在這時候發生。對於龍潭購地案,辜成允昨天一肩扛起,他說,當初因為公司跳票,財務壓力大,他已經焦頭爛額,因此想盡辦法解決土地問題。父親罹癌,哥哥走了,加上公司連續跳票、又面臨分家,種種困境襲擊而來,辜成允不忍心再讓父親知道這件不名譽的事。他說,這完全是他個人的決定。

二○○五年,一代「紅頂商人」辜振甫走了!辜成允默默接下棒子努力進行改革計畫。他接手改革台泥後隔年,便交出創五十年紀錄高獲利成績。兩辜分家不過五年,辜濂松家族日前已將中信飯店賣回給台泥辜家;兩家合資的中嘉網路,中信辜家早已賣股變現,但台泥辜家則仍保留持股。

近年來,台泥集團經營績效也優於中信集團,寡言的辜成允用事實榮耀了父親辜振甫。辜成允在龍潭購地案中,誠實面對了過去,不僅挽回了家族聲譽,也為自己找到跨向未來的一步。

星期三, 9月 17, 2008

Corel to lay off 8 percent of work force

最近雷曼兄弟銀行倒閉風波越演越烈,反倒容易讓人忽略這則 Corel 裁員的消息。

InterVideo 老闆不玩了之後,把公司賣給 Corel。也許是為了降低成本,Corel 把大部分的研發人力移到台灣,去年底還發了一份宣示新聞稿:科立爾 台灣設研發中心

歷經兩度更換老闆,人才大量流失的 Corel,今年年初還在大力徵人,沒想到如今竟然要裁員了,此一時彼一時,不禁讓人感嘆。

Corel 一直都是利用槓桿操作的資金在營運,也許是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導致財務開始吃緊。雷曼兄弟倒閉的事件影響力似乎相當可怕,在接下來的不景氣當中,各產業中財務體質較差的公司,免不了要上演一齣整併與倒閉的戲碼。

景氣渾沌不明如一團迷霧之時,手中握有大量現金才是王道。

=====================================================

Corel to lay off 8 percent of work force

NEW YORK (AP) -- Business software company Corel Corp. said Wednesday that it is cutting its work force by about 8 percent, or 90 employees, as part of a plan to increas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raise its investment in certain growth areas.

Corel expects that in its fourth quarter it will report a one-time restructuring charge of $2.8 million in relation to the layoffs.

"The actions we are taking today will enable us to expand our sales and marketing activity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enhance our eCommerce offerings just two of the areas where we believe incremental investment will improve both ou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our long-term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the market," Kris Hagerman, the company's interim chief executive, said.

Corel also anticipates third-quarter results in line with the outlook it gave on July 3, which called for adjusted earnings of 30 cents to 36 cents per share on revenue of $63 million to $65 million.

Analysts polled by Thomson Financial expect an adjusted profit of 34 cents per share on $64 million in revenue.

Corel added that, as it noted in August, it is talking with a third party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 sale of the company.

=====================================================

科立爾台灣分公司 裁員50人

【大紀元9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珮華/台北報導〕可能是不敵景氣寒冬,也或許為即將進行的併購預作準備,多媒體工具軟體業者科立爾(Corel )大裁員,光是台北一處就資遣近五十人,佔所有員工的十二%,由於Corel全球裁員合計僅九十人,台灣分公司就佔了一半,對今年上半年還在積極徵才的Corel來說,顯得相當不尋常。

據了解,Corel的台北辦公室昨宣佈裁員近五十名,以Corel台灣年初總計四百多名員工來計算,精簡幅度約十二%,主要以行銷與視訊產品相關部門員工為主;Corel台灣及大中華區執行長梁國屏低調確認裁員,不過,Corel台灣上半年才積極獵才,由於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之際,吸引不少人才投靠,孰料半年就宣佈裁員,令人傻眼。

根據外電報導,Corel在本月10日宣佈將全球裁員八%,其中加拿大渥太華總部約佔二十名,全球分公司累計裁員約九十名;Corel代理執行長海格曼(Kris Hagerman )表示,這是例行性的調整,主要在提升經營效率;但事實上,外電指出,Corel正與神秘金主洽談併購事宜,市場預料,裁員應為公司併購的前兆。

Corel是在2006年併購美籍華人羅森洲創辦的軟體公司英特維(Intervideo ),英特維則在2005年併購台灣本土多媒體工具軟體公司友立資訊(Ulead ),因此,Corel旗下擁有多套重量級經典產品,包括影像處理軟體PhotoImpact、視訊編輯軟體Video Studio、DVD播放軟體WinDVD,加上Corel本身既有的Corel Draw、Painter等產品,為重要的多媒體工具軟體業者之一。

星期四, 9月 11, 2008

政府提案證交稅減半

九月開始以來,股市連番重挫,跌到政府也慌了手腳,在輿論一片搶救股市的呼聲中,政府索性搬出『證交稅減半』這張王牌來當特效藥。

看到這個消息時,心裡實在很感嘆。台灣已經不課徵證所稅了,現在居然連證交稅都要減半,整個稅制極度往富人靠攏,這對宣示要拉近貧富差距的馬政府來說,實在是一大諷刺。

更何況前陣子才試探性的想要恢復課徵證所稅,結果才放個風聲就被打槍,頭縮起來當作沒這回事。
現在卻搞到連證交稅都要調降,整個決策過程也反覆不定,神秘兮兮,弄到最後方案終於出爐,結果隔天股市硬是狠狠的甩了政府一巴掌。

政府一讓步,貪得無厭的利益團體果然食髓知味,打蛇隨棍上,這裡要一點,那裡要一點。連跳票的大眾電信都希望政府能比照高鐵模式,協調銀行調度資金。

對前陣子大聲疾呼『富人應該增稅』的張忠謀來說,看到政府的這項政策,想必也是搖頭到不行。好說歹說,到緊要關頭還不是馬耳東風。

M 型社會兩端的人們,距離似乎越來越遙遠。

星期日, 6月 01, 2008

muvee autoProducer 6

無聊之餘又想到 muvee 這家公司, 發現 autoProducer 已經出到第六版了http://www.muvee.com/en/products/ap/ap6

基本上從第三版以後, 技術上都沒變, 只是加一些有的沒的
這樣居然也能混到第六版 @@

左看看右看看, 覺得 muvee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整個 autoProducer 弄到快變成精簡版的 video editor
這不就違背了當初的原意了嗎?

當初 muvee 的確是領先者, 不過現在看來似乎狀況不太好
這類的產品雖然創新, 但卻有個致命的缺點:
"hard to communicate" -- 不知道該怎麼跟消費者溝通
當消費者半信半疑, 產品也就難以定位, 難以 marketing

看來創新技術要真的能推到市場上, 還真是不容易
這已經是相當貼近實用面的技術了, 沒想到最後還是叫好不叫座

muvee 開始進行多方嘗試, 想必面臨投資者在財務方面的壓力
網頁大改版, 連 logo 也換了, 不過卻有種行將就木的感覺

星期日, 5月 25, 2008

長城證券在萬寶的廣告

管碩班有個朋友在長城證券 (http://www.owin.com.tw/) 工作
今年他們開始強力推廣他們的電子下單業務
剛好這陣子行銷有學到相關的東西, 就回信跟他討論了些想法

==========================================

我看到你給的那本萬寶雜誌背面的廣告了
廣告弄得不錯, 算有說服力

不過, 你作 marketing 之前, 有沒有想過 STP 阿?
你用什麼因子區隔市場? 選出來哪些市場區隔?
如何 reach 你的潛在客戶? 如何 measure 你的廣告成效?
你希望顧客相對於其他競爭者, 你們的定位是啥? 價格優惠又穩定可靠的券商?
如果你希望吸引那些對手續費敏感的客戶, 那該如何去找尋那些客戶?

萬寶雜誌是不錯的媒體
不過會去買一本快三百元萬寶雜誌的人, 是不是不盡然會在意最低手續費?
萬寶雜誌是, 花錢買資訊, 有的人會願意花錢, 有的不會
然而那些不願意花錢, 流連在網路上看免費資訊的人, 會不會更是你要鎖定的對象? 譬如說, 很多人在看的 "stockq 國際股市指數 http://stockq.org/"
也就是說, 那些流量大的免費股市相關討論區, 可能會比較容易鎖定你要的對象. 會在那種討論區出現的人, 多半都是時間多, 但不想花錢的人

還有知名度問題, 超低價券商, 大家對新壽證券, 犇亞還是比較熟知
或許你可以有幾個階段的行銷, 目的是在大量宣傳 "長城證券", 讓大家對這個名字熟悉

另外還有開戶的 overhead, 我覺得通訊開戶很不錯, 畢竟人都是懶惰的
不過時間 1.5 週太長, 應該還可以更短
合作的銀行列表應該也要貼出來, 把通訊開戶流程講清楚
你們應該在自己網站上弄個 "開戶流程 123" 之類訊息
讓潛在的客戶瞭解所有他可能會問的問題

你們得先想, 客戶換到你們家下單, 會有什麼障礙?
不能光是跟客戶講說, 我們很好很好, 趕快來下單
然後期待客戶自己去把這中間的障礙排除
你們得把這中間的障礙降低到最低, 最好是幾乎沒有
這樣客戶就會覺得, 不換白不換, 有錢不省是笨蛋
開戶流程越簡單, 越容易越好, 最好是連六十歲的老菜籃族都能隨隨便便開戶

除了不斷強調手續費優惠之外, 你們到底跟客戶 communicate 了什麼?
我們連寫個案的行銷都分階段策略了, 那你們有沒有你們的階段策略?

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lec-1 (2022-05-12) Accelerating deep learning computation & strategies

雖然用 DNN train/predict model 也好一陣子了,但這週才是第一次搞懂 cuDNN 是作什麼的 以前好奇過 tensorflow/pytorch 是怎麼做 convolution 的,FFT 不是比較好嗎? 下面的 reference 就給了很好的解釋: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