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職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職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4月 17, 2012

TME 開放原始碼

從去年底開始規劃到現在,TME 終於在這次的 OSDC.TW 2012 上面宣佈公開原始碼。

TME (Trend Message Exchange) 是我進入趨勢科技的第一個專案。最初的 TME 是由美國那邊的團隊做完 PoC (Proof of Concept, 概念驗證) 然後移交給台灣的研發團隊。只是過程中也許是沒溝通清楚,竟然直接讓 PoC 的東西上線,後果當然是狀況連連。這時的 TME 統稱為 TME 1.0,正好是我進入公司的時間點。

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期,最後還是決定『砍掉重練、原地重建』。我們重新設計系統架構之後,稱之為 TME 2.0,最早由我獨自進行開發,我還記得第一次的 milestone demo 是在 2009 年 9 月下旬左右。

隨著專案的進行,逐漸有其他成員加入,高峰時期大約有三位 RD 與三位 QA 總共六個人參與。專案約在 2010 年 Q3 左右完成,隔年逐步完成既有使用者更新與新服務的導入。2011 年年中取得高層授權 open source,年底開始著手進行 TME 2.5 開發並籌備 open source 事宜。從 TME 2.5 開始,我已不再參與開發工作,往後的維護與新功能的開發撰寫,主要由 lunastorm 在獨挑大樑。open source 的籌備過程中 lunastorm 貢獻良多,可以說是花最多心思、出最多力的人。而我多半在與公司的內部流程溝通交涉。

OSDC 前夕,我在網站上瀏覽這些過去所寫的程式碼,熟悉之外,也覺得深深的感動。

以前也曾想過該用什麼方式來參與 open source 專案,但都是插花似的貢獻幾個 patch 而已,沒有 TME 來的這麼完整,而且還是工作相關的專案衍生而來,這實在是當初所意想不到的。

無論如何,完整的把一件事做完了,為文以誌。



http://tw.trendmicro.com/tw/about/news/pr/article/20120417030109.html

趨勢科技持續支持開放原始碼 公開 TME原始碼於相關社群平台

【 2012 年 4 月 17 日 台北訊】 全球雲端安全領導廠商趨勢科技 ( 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 4704) 今天宣布將其事件觸發訊息匯流排 Trend Message Exchange ( 簡稱 TME) 的原始程式碼 公布於開放原始碼社群平台。趨勢科技持續支持原始碼開放,期許 TME 架構能更廣泛被運用於不同的領域。

趨勢科技開發 TME 的宗旨是為了解決高擴充性、符合成本效益的訊息基礎架構需求,使資料中心能有效率地串流內部資訊安全事件。 TME 具有輕鬆管理並擴充即時處理能力的特性,能即時處理龐大的資訊流。 Trend Message Exchange 是高可用性、高擴充性的訊息傳遞架構,由趨勢科技所設計開發,專為傳遞及處理大量事件訊息而設計。

趨勢科技資安解決方案架構師 Andrew Purtell 闡述:「 TME 的架構具備水平擴充能力,該架構現在每天可處理趨勢科技資料中心內的數千個事件串流與數十億個事件。 TME 提供圖形化網頁主控台,管理者可即時管理串流的工作流程,進而達成營運能力提升,且大幅降低服務部署時間的目標。 」

趨勢科技 TME 負責人黃振修表示:「 TME 是趨勢科技 Smart Protection Network™ 的關鍵元件。 Smart Protection Network 整合來自全球感應器網路的資訊,即時蒐集並發掘威脅,以達成防範資安威脅的功效。 TME 的優異效能與 便利 性能支援 SPN 防範資安威脅的目標 。現今的開放原始碼計劃內容為 TME 發展 的 基礎,正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所以我們才能迅速實現有效防範資安威脅的目標,因此,趨勢科技決定將成果回饋給開放原始碼社群,希望 TME 架構能更廣泛地被應用於各個領域 。」

台灣開放原始碼開發者大會 (Open Source Developer’s Conference) 主辦人 簡信昌 對趨勢科技此舉表示支持 , 他說 : 「趨勢科技在 2012 年接連釋出 "HijackThis” 與 "Trend Message Exchange (TME) ” 的原始碼。 TME 原始碼的開放 對台灣軟體和雲端運算產業來說是一項重大指標。身為開放原始碼的提倡及推廣者,我們非常樂見趨勢科技台灣研發團隊所發起的 TME 開放原始碼計劃,它將促進軟體產業對開放原始碼的參與和貢獻」

趨勢科技將繼續維護該程式原始碼,開發人員一有任何重要修改,就會將其更新在 Github 上。此次開放原始碼的作法,有機會使訊息匯流排架構更加先進, TME 亦有機會獲得進一步發展,甚至成為一套更優異的解決方案。

該原始碼現已正式開放下載,網址為:https://github.com/trendmicro/tme

星期日, 4月 01, 2012

[推薦] 給基層主管的37封信

給基層主管的37封信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1021


幾個月前,有人好奇的問我:轉換到管理職後的心得與感想,或是工作上的不同處。

我想,差異處固然是很大,學到的東西也很多,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講出來。
只好說,不然你想知道什麼,讓你問,我盡量回答。
但我知道這樣其實沒用,因為根本不知道有哪些問題可以問。

過年後,剛好另一位同事也給了我一個題目『Things I learned as a manager』,要我在weekly上sharing。
我也很傷腦筋該怎麼講,就只好先拖一陣子,等有想法再說。

很巧,最近看到一本書『給基層主管的37封信』。裡面講的,跟我所經歷的種種,有很高比例的重疊。
我覺得這本書整理的很好,有很完整的架構,實用而沒有太多生澀的理論。

推薦給可能會有興趣的你。

星期日, 4月 04, 2010

資源有限,創意無窮

一兩個星期前跟 Kenneth 聊到,關於資源多寡的問題,就很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IKEA 是全球最大的傢俱業者,有很多獨到的經營策略:
  • IKEA 不向傳統的傢俱產業上游廠商進貨,轉而向非典型的供應商採購。IKEA 跟做馬達的廠商買螺絲,跟做滑雪橇的買木板,跟做襯衫的訂製桌布。IKEA 選在這些產業的淡季採購,因為是閒置產能,所以價格特別便宜。
  • 做馬達的怎麼懂做傢俱?於是 IKEA 請設計師把產品零件化,規格化,照著規格來就都可以驗收。
  • 因為零件化模組化,不同的傢俱可以共用零件,大量採購又降低了成本。
  • 因為模組化,客戶買了才自行組裝,產品的配送體積小不佔空間,而倉庫的所需的空間也大幅降低。
  • IKEA 在郊區開店,印製精美的型錄作為行銷方式,把顧客吸引到郊區。賣場上只擺放一兩套傢俱供展示,客戶看了滿意,就直接到倉庫取貨結帳,不用下訂單後回家等待。
種種作法都與傳統的傢俱業有很顯著的差異,令很多管理學者好奇,問創辦人 Ingvar Kamprad 當初是怎麼想到這些創新點子的?

Kamprad 說:『這一切其實都是被逼的』。

原來當時的瑞典傢俱業是個被產業公會聯合壟斷的行業。IKEA 跳進來要做低價傢俱,當然不被公會接受。於是公會就聯合抵制 IKEA,不准所有上游廠商供貨給 IKEA。

因為無法跟傳統上游廠商進貨,IKEA 只好跟國外非相關產業採購零件。

IKEA 成本更低了,公會更加不爽,乾脆直接禁止 IKEA 在聯合傢俱展示會上參展。不能參展,IKEA 只好派人到會場上發傳單,現場接受訂單,客戶再到分店取貨。

加上市區的店租實在太貴,IKEA 只好在郊區開店,後來發展出型錄行銷。因為郊區土地便宜,可以提供免費停車位,客戶開車來,自己就把貨品載走。客戶不用等待,IKEA 還省下了產品運送的成本。

原來這一切的創新策略,都是源自當初的資源匱乏。

資源永遠都嫌不夠。我相信,即便是在 Google,依然還是會有員工抱怨資源不夠多。

當然這不是說,不該主動去爭取足夠的資源,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現實情況往往是,我們沒那麼多資源,卻也沒少到不能做事。

現在有一些米,一些青菜蘿蔔,東西就這麼多了,能不能想辦法做出一盤好菜?

我很喜歡 TLC 2.0 玩的開餐廳把戲,把你認為最重要的三樣要素抽走,看你還能怎麼開餐廳?

因為資源匱乏,所以過去的舊方法都不能採用,必須跳脫舊的思維,才能達成目標,也因此激發了創新與創意。

星期日, 1月 31, 2010

福委會選舉

雖然是選舉,但不是競爭非常激烈的那種。
基於某些原因,會讓我想參與福委會的運作,所以我是少數的自願者。

這不會是件爽差事。
不過,我想藉此學習兩件事:『溝通』與『資源分配』。

星期日, 12月 13, 2009

2009 Trend Engineering Camp

今年公司在花蓮遠來飯店舉行三天兩夜的 Engineering Camp。天氣好加上花蓮的好山好水,能在這風景怡人的地方開會,真是一大享受。

這次 Engineering Camp 的重頭戲是 User-Centric Innovation Process Workshop,六百多人分成五十組同時在兩大會議聽裡舉行了一整天。最後產出的結果很讓人驚豔,極富創意,而且也勇於爭取團隊榮譽。

第二天晚上的 Party 更是精彩,簡直把晚會當尾牙在辦了。由才哥等人改曲的『讓我們看雲去』則是這次 Camp 最紅得歌曲,配上這次活動的照片,特地製作一段影片,紀念這次美好的 Camp。

星期四, 7月 16, 200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oss Department

1. 不會推諉責任,有擔待
2. 做事迅速,不延誤
3. 交付成果,值得信賴
4. 表達或傳遞訊息,清楚而且正確
5. 能傾聽對方陳述,給予適當或正面的回應
6. 溝通態度良好,友善不情緒化

Management Skill

Setting Direction我的主管有需要作決定時,能當機立斷做出決定,不拖泥帶水
我的主管在工作執行前,有完整的分析與規劃,並清楚指示出明確的決定與方向
Coaching & Communication我的主管能針對我的工作表現狀況及遭遇的困難,主動提供適當地工作指導與協助
我的主管會經常傳遞關於公司營運方向、經營成果、政策或指示等訊息,使我更加瞭解公司,並消弭我因為『不瞭解』所產生對公司的疑慮;我的主管與我溝通討論時,也能不預設立場,客觀傾聽我的想法或建議並予適當的回應
Empowerment & Enabling我的主管能瞭解我的專長及未來潛力,給予清楚且適任的工作內容;並安排適當之培訓計畫,使我獲得學習發展之機會,進而繼續貢獻所長與公司併同成長
我的主管能依據我的能力及潛力適時給予我工作表現之機會
Consequence Management我的主管對我的績效考核能給予公平及客觀的評核
我的主管在我表現佳時會適時給予獎勵;在表現欠佳時,也會即時要求並協助我改善之
Change Leadership我的主管對於新想法與新建議抱持開放的態度,不因過去成功的做事方法而拒絕改變可能已不合時宜的現有制度
我的主管對於管理或做事常提出新的點子或作法,對於改進現有制度或作法頗有成效

星期二, 6月 30, 2009

換檔時刻—迎向下階段的挑戰

今天是我在訊連科技的最後一個上班日。經過一段時日的休息,我將於下個月二十日前往趨勢科技服務。

『為什麼?』

我離職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驚訝,接踵而來的,是大家一連串的疑問。

是的,這聽起來非常的不合理,而且也十分可惜。但這並不是一個匆促的決定,每一個大家提出的問題,我都在腦海中想過千百回。

最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是有發生的時候。對我而言,這個選項一直都存在著,也從沒忘過。

以前曾有個台大醫科的同學說過:『當你聯考分數超過台大醫科最低錄取標準的時候,其實你能填的志願只有一個』。

有時候人會因為選擇稀少而感到無奈。然而實際上選擇往往都在,只是人會受到一些內在、外在的主客觀因素影響,刻意或是不自覺的去忽略一些選項。在選擇少,存在風險而又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下,只能繼續維持現狀,以不變應萬變。

當然這不是說,選擇離開就一定好。職場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我也曾經執著於理想而努力不懈。留與不留,都好、也都不好,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審慎思考的決策,好過不作為的維持現狀。

而我,最後選擇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一個決定既然作了,就無所謂對錯,重點是接下來該去做什麼,好讓這個決定變的值得』。

星期四, 6月 18, 2009

日本專利 4267649

最近運氣不錯,這篇專利在日本的申請案率先通過。美國以及歐洲則依舊在等待中。

公告號US 2007/0242926 A1
專利名稱Video Program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公告/公開日Apr 13, 2006
證書號4267649
發明人Chen-Hsiu HUANG,
Ho-Chao HUANG,
Ming-Jun CHEN
專利權人CYBERLINK CORP.
摘要
A method for video program processing includes searching for a static image in a video segment, a static image comprising an image in the video segment tha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over a predetermined time of the video segment. Upon finding a static image, an indication is given to an image processor that the video segment is a program segment.

相關文章:中華民國專利 I307606, 美國專利 7,529,464

星期五, 6月 12, 2009

美國專利 7,529,464

這篇四年多前與同事合寫的專利,終於在今年通過審核。

公告號US 2006/0078287 A1
專利名稱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ADAPTIVE MIXING ENERGY RATIO IN A MUSIC-SELECTED VIDEO EDITING ENVIRONMENT
公告/公開日Oct 13, 2004
證書號7,529,464
發明人Yiou-Wen CHENG,
Chen-Hsiu HUANG,
Ming-Jun CHEN
專利權人CYBERLINK CORP.
摘要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adaptive mixing energy ratio between at least two soundtracks of video footage in a video image-editing environment is disclosed, the process being transparent to a user beyond a single step of initia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applying at least one video/audio analysis technique to a session of video footage, demarcating the footage into a plurality of segments, determining a mixing energy ratio for each of the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interpolating the mixing energy ratios for the segments to produce a mixing energy ratio profile before applying the mixing energy ratio profile to the session of video footage.

相關文章:中華民國專利 I307606

星期三, 4月 01, 2009

中華民國專利 I307606

幾年前剛開始工作時寫的一些專利,經過漫長的等待,最近陸續有結果出來了。雖然只是台灣的專利,也算是個紀念。

公告號I307606
專利名稱可動態調整錄影時間之方法及相關裝置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ADJUSTING RECORDING TIME AUTOMATICALLY
公告/公開日2009/03/11
證書號I307606
發明人黃振修 HUANG, CHEN-HSIU
陳品仁 CHEN, PIN-JEN
蘇俊嘉 SU, CHUN-CHIA
黃鶴超 HUANG, HO-CHAO
陳銘軍 CHEN, MING-JUN
專利權人訊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YBERLINK CORP.
臺北縣新店市民權路100號15樓
摘要
本發明之預約錄影之方法係依據一節目中兩相鄰影像片段之間的影音特性差異來動態調整錄影時間。首先針對一包含複數個依序交錯播放之影像片段與廣告片段之節目,接收相關於此節目之資料訊號,並於一預定起始時間開始儲存資料訊號。接著,比較複數個廣告片段中一參考廣告片段之前播放之第一影像片段與緊鄰於參考廣告片段之後播放之第二影像片段之間的影音特性差異。若第一與第二影像片段之間的影音特性差異大於一預定値,停止儲存資料訊號。

星期四, 2月 26, 2009

英語閱讀讀書會

自從結束大學聯考之後, 英文程度逐漸往下滑,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因此想來召集個英語讀書會, 主要重心放在 reading

我們來唸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IHT 具權威性且題材涵蓋廣泛, 唸英文還可以增加國際視野
每週四早上 10:00 IHT 上面的 headline 就是當日的閱讀教材

我覺得以前我高中英文老師的教學方式還蠻不錯的
因此先採用類似的方式進行, 這邊先賣個關子

先說明好喔, 是大家一起來唸, follow 固定的程序
沒有誰教誰的問題, 也沒有要預先準備什麼, 就是來唸英文而已
沒有額外的 loading, 也沒有任何 assignment

時間定在每周四下午 6:30~7:30, 大約一個小時就夠
上學期從 3/5~6/2, 然後放暑假三個月, 接著下學期

*不景氣正是充實自己的好時機*

三人以上成班, 最多八人, 歡迎踴躍報名

星期五, 1月 09, 2009

Person Search 暴飲暴食慶功宴

"慶功宴?" "為什麼?"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 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
為了響應政府德政, 為了共體時艱, 為了擴大內需, 為了刺激消費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 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 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 ....

我們來替 Person Search 辦一場慶功宴吧~~



十個月過去了, 就像是生個小孩一樣
這是 magic team 有史以來最長的 project
從二月四號的第一個 commit 開始

至今總共有 2255 個 commit, 2255 次 code review
25 個使用者, 收集了 64766 張照片, tag 過 28386 張照片, 144 個人物
14 次 user 訪談, 72 次 release build, 27 張 TR, 120 隻 ebug
無數次的討論與修改, 無數次的加班與趕進度

很高興在年底, 我們終能如期完成並有不錯的成果
這一切都要感謝大家的努力

每次都說 Walt 要請客, 這回 Chris 真的要請客了

冬日苦寒, 跟大家約在鋤燒, 請大家吃好吃的壽喜燒
時間暫定在 2009/1/9 (五), 如有不能配合的我們再討論

沒有參與到的新人們也不用客氣, 畢竟難得有這麼長的 project RC
況且沒有天天在過年的, 把握機會大家來吃吃喝喝吧~~

鋤燒台北復興店
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132號1樓
http://www.justforfun.com.tw/sukiyaki-c-4.htm

星期四, 10月 30, 2008

悄然結束的四年之約

10/17 那天去了一趟日本旅遊,就在飛機抵達北海道旭川機場的同時,四年之約悄然結束。就跟當初開始工作一樣,一切在忙碌中開始,也不知不覺在忙碌中劃下句點。

我還保存著,2003 年底投履歷找國防役時,與一些公司面試主管的往來信件。當初面試過不少家公司,也拿到一些 offer,看著這些當時的信件,想起四年前的迷惘與困惑。

『to consider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what you want to be in the coming 4 years』

這是當初一個面試主管寫給我的話,這四年來我從沒忘記過這句話,雖然從一開始,我對這四年的計畫依舊沒有一個清楚的輪廓,這就樣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

四年過去了,當初的選擇究竟好不好,不妨來做個回顧。當初所考量的這些公司,在這四年中究竟有沒有向上提升,抑或是向下沈淪?我以年度市值(當年度最高與最低的平均)做為參考,製作以下的圖表:

市值成長表


市值成長趨勢圖


這四年的總體檢,對比 2004 年的市值,這些公司究竟有沒有創造價值?抑或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喪失自己原本的競爭優勢?

雖然這陣子股市狀況很不好,但值此全球金融風暴的陰影下,還是有兩家公司可以創造出高於 70% 的市值增長。兩家公司幾乎回到原點,更有一家公司,這四年來的市值是每況愈下。

這四年來也碰到過一些學弟,對他們的想法有些感觸。所謂的工作生涯,應該不光是這家公司薪水多五千,那家公司少給幾張股票,這樣單純而且短視的想法。拉長時間來看,如果一家公司能夠長期穩定成長,那麼思考如何將自己的職涯規劃跟這樣的公司做一個良好的契合,對自己對公司都能發揮良好的綜效。

四年前我很迷惘,不知所措,甚至愚蠢到跑去廟裡求籤。結果不抽還好,抽了三支籤,三支都是好籤,而且一支比一支好。我更加迷惘了,有抽跟沒抽一樣。

最後我選擇的,是相較之下,比較差的那支籤。四年過去,我學到很多東西,也成長不少,對這樣的結果還算可以接受。或許選擇的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之後,該去做些什麼,好讓當初的選擇變的值得。

『事迷心不迷,路寬心不寬』一語道盡這四年的零零種種。

星期日, 10月 05, 2008

員工滿意度

前陣子公司進行了一項員工滿意度調查,最近則是把調查的結果拿出來檢討,並且從上到下,陸陸續續在各個 team 中舉辦 world cafe 來探討員工滿意度中可待改進的地方,並且提出可行的方案。

聽說上次舉辦員工滿意度調查是在四年多以前。不論如何,很高興公司開始注重『員工滿意度』這項公司營運指標。

相對於財務績效(EPS、股東權益報酬率)這類落後指標,『顧客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在公司經營的體檢表上,屬於領先指標。落後指標只是成績單,反應過去的績效,當財務報表出爐的時候,過去的一個會計年度早已經結束。只有領先指標,才是真正影響下一個會計年度的績效關鍵。

不過就像父母去跟小孩調查『子女滿意度』一樣,再多的福利都不嫌少。討論著討論著,往往會把氣氛帶往比較負面的方向。這次的 PGOM 特別舉辦了一次『我們為什麼能夠嬴過競爭對手?』為題的 world cafe,洋洋灑灑的討論出一堆大家認為的理由。

有趣的是,許多大家抱怨的地方,卻往往也是公認公司的強項與優勢。許多公司常在不經意中,就這麼改著改著,把自己的競爭優勢也這麼改掉了(員工都希望工作穩定,結果往往導致組織龐大遲鈍)。兩相併陳,才能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好的折衷。

然而實務上,真正擁有開放的觀念,調查出內部真正的聲音,後續可大刀闊斧的進行後續追蹤改善的企業其實是很少見的。礙於企業文化、公司高層支持度、勞資關係等綜合因素,組織是否能夠接受「真實的聲音」與真正願意接受並「持續改善」才是關鍵。

一個沒有持續進行後續改善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專案」,反而會降低員工的工作士氣

戚樹誠教授在他的著作『組織行為』中有一些關於員工滿意度的文字,我覺得寫的蠻好的:

* 不要認為每一個表現不佳的員工都會對工作不滿足。反之,不要認定每個表現佳的員工都會滿足於工作。
* 即使員工的工作滿足不會影響他的工作表現,也不能輕忽工作滿足的重要性。因為,即便如此,工作滿足也會影響員工的心理健康。
* 不要認為常缺勤的員工都是對工作不滿足或是失去興趣,實際上有可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員工缺勤的頻率是需要被管理的,但切記不能以根除為目標。有時候,某些程度內的缺勤,對員工或者是組織都是有益的。
* 正視員工離職的優缺點。特別注意那些離職員工的工作表現,並且仔細分析這些員工離職的成本與效益,作為未來管理上的參考。

一個人對於工作的滿足感或許不會直接帶來高的工作績效,不過他將增強員工表現出組織公民行為的程度。

星期五, 7月 25, 2008

關於面試

這陣子陸陸續續面試了很多人。
以前是偶爾零星的幾次代打,不像最近這樣頻繁的面試,可以累積較多的經驗。

整體來說,剛畢業的新鮮人比較不懂得面試技巧,不太會展現自己最優秀的地方,有時候還需要面試者看著履歷一步步把關鍵問出來。有過工作經驗的人稍微好一點。

不過普遍來說,應試者都知道如何回答問題,卻不知道該怎麼問問題。應徵者反問問題其實好處多多,面試者可以透過對方發問的順序與邏輯,還有問題的品質,來瞭解對方,同時也可以藉此宣傳公司的理念,幫助應徵者更瞭解公司。

應徵者多半也不太瞭解面試公司的背景,不管是不是新鮮人。很多人甚至連上公司網站看看相關資訊的基本功課都沒做,也許因為如此,自然也不知道該如何問問題。

有的人很有想法,懂得表達;有的則似乎連找工作都有點迷茫;還有的是隨緣到近乎無欲無求的境界。

經驗多了,往往聊個十多分鐘心裡大概就有個譜。通常優秀的人選是不會讓面試者有太多顧慮的,要找怎麼樣的人,面試者都清清楚楚。反之,面試者一旦產生疑慮,則要翻盤改觀的機會就不大。

最後不得不說的,面試這回事,真的也是七分靠實力,三分靠運氣。好壞的兩種極端通常都不會有問題,而分佈在中間的人選,有時候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機運的成分在,畢竟投履歷總有先來後到。但我總覺得只要是不錯的人選,去到哪裡都會有他可以發揮的空間。

當然,面試也很花時間,希望這樣頻繁的面試可以儘速告一段落。

星期四, 6月 05, 2008

革命情感

這陣子公司陸續有些同事離職,說真的,我還蠻討厭這種每隔一陣子就沮喪個好幾天的感覺。

雖然與同事相處,原本就不太可能會是一輩子的事,只是幾年下來培養的革命情感,突然說要道別,那種複雜的情緒實在是讓人不捨。

大家離開的理由都不一樣,每個人本來就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開拓自己的視野,做自己想做的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儘管如此,看到曾經與自己一同打拼的伙伴離開,又怎能教人不感傷呢?

有人形容談戀愛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現在才發現原來工作也是如此。對了就在一起,不對就分開,不管是人或公司都一樣。

人的問題永遠是最困難的問題,往往不是條件都對了,你就能擁有那個人。

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永遠是『關鍵人才的時間』。

星期四, 5月 01, 2008

Promote Announcement 3

Chris Huang(黃振修 - Core Technology) will be promoted from Senior Engineer & Assistant Project Manager to Senior Engineer & Assistant Manager and effective 2008/5/1

面對環境,我們往往有很多藉口,這些藉口也的確都事出有因
只是外在環境永遠都是無法掌控,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管理者要做的事固然很多,但總歸一句話:『化腐朽為神奇』
能在現實與理想中折衝,然後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Promote Announcement, Promote Announcement 2

星期一, 4月 28, 2008

同事的離職告別信

最近公司有位同事離職, 寄了封告別信
信中有兩段文字一直讓人感觸頗深

======================================
還記得剛到公司的時後,那時剛從學校畢業,狂妄自大,俾倪群雄,總覺得什麼才是對的,全天下人為什麼都這麼白痴 。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橫衝直撞中,跌跌撞撞,總要頭破血流過一次才能體會前輩們早就對我耳提面令過的老生常談,終能體會前輩們自信笑容背後有多少智慧 。不知不覺中,我也慢慢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前輩,許多的必然,我已經覺得是當然,也處之泰然。

前些日子XX出現在我的日子中,對於這個小麻煩的出現我老早就對他做好了萬全的心理準備。說真的,我對她的防備心很重,我一直覺得他一定會來弄亂我的生活,破壞我的裝潢,升高我的肝指數,綁住我的夢想… 然而,這些日子的相處,我發現,我一直從她身上學會好多東西,我看到了自己的本質,看到了自己學習的過程,看到了一雙好奇無邪的雙眼,看到了容易受挫卻急欲探索這個世界的心靈。孩子,我是什麼時後漸漸失去探險這個世界的勇氣,我是什麼時後將安定視為一生的目標,還有多少值得受過的傷還沒痛過,我開始省思自己還有什麼夢還沒追逐過…
======================================

是啊, 我也同樣在理想與現實中折衝, 不斷的跌跌撞撞
該慶幸的是, 我從未停止過對新事物的探求, 不曾停止過各種嘗試
過去是如此, 期許未來也是如此

管碩班期中考, 期中報告暫告一段落
回顧這段過程, 沒有當初預期的累, 當然也沒有當初預期的那麼不累
但是跨出以往的小圈圈, 看到新的人, 接觸新的領域, 還是很讓人高興
有兩點比較深刻的感觸

1. 想學東西, 真的要好好把握 27 ~ 37 這段黃金歲月, 過了這段時間再想回頭學些什麼, 會很辛苦
2. 聰明才智是一種恩賜, 請好好善用你的天賦. 擁有智慧的同時, 也代表了你對其他人的一份責任

以往我在看某些公司, 總會覺得這些公司搖搖欲墜, 早該關門大吉
最近卻開始覺得, 這些公司再怎麼不濟, 也照顧了數以百計/千計的員工, 每一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
縱使對股東難以交代, 但這些公司的存在, 似乎有其意義與價值 ...

lec-1 (2022-05-12) Accelerating deep learning computation & strategies

雖然用 DNN train/predict model 也好一陣子了,但這週才是第一次搞懂 cuDNN 是作什麼的 以前好奇過 tensorflow/pytorch 是怎麼做 convolution 的,FFT 不是比較好嗎? 下面的 reference 就給了很好的解釋: Wh...